深圳市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简介
深圳市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原深圳市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12月,是为落实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战略合作协议而组建的民办非企业科研实体。
研究院围绕太空生态与环境控制、重力环境效应与健康维护、航天营养与食品工程等技术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航天民用技术开发,积极推进航天技术成果转化,探索“天为地用”和“地为天用”的合作科研模式,实现航天科技和民用技术融合发展。
研究院作为首批入驻深圳国际低碳城的重点项目,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建设了以受控生态生保试验舱、航天医学与长期健康监测维护技术系统、航天营养与食品工程实验室为代表的设施一流的科研平台,科研保障场地约2.2万平方米,组建了以相关领域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博士、硕士为骨干的科研团队。
研究院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国防科普教育基地 、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研究院承担开展了系列科研项目研究、技术研发、重大试验和学术交流,并积极致力于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和航空航天、生命健康未来产业的发展。
2016年12月14日研究院圆满完成了“绿航星际-4人180天受控生态生保系统集成试验”,该试验是首次由我国主导、多国参与的“人与环境”大型国际试验,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自主掌握的受控生态生保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际航天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赞誉,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并在央视《创新中国》纪录片中作为重要内容播放。2018年6月5日,“12人24天人体低代谢调节技术实验”圆满完成,实验揭示了中国传统养生法的丰富内涵和理论基础,取得了我国载人航天领域预先研究的重要成果。2019年5月至11月参与开展了“地星二号”90天头低位卧床实验并取得圆满成功。2020年10月-11月主导开展了“绿航星旅一号”15天头低位卧床实验并取得圆满成功。这4项大型科学实验将为今后我国空间站航天员长期在轨飞行健康保障提供重要的理论数据和依据。
研究院自行研制的植物生态调理箱,在海军潜艇成功应用并平稳运行;合作研制的“氮气回路组件”、“热控风机”、“真空加压模块”、PEM水电解制氢装置、应急呼吸装置等正在开展试验性生产。依托航天器环控技术,联合研制了深圳市首台30千瓦氢能源大巴车。建立了核桃乳、核桃油、普洱茶、大米等航天级生活产品标准,推动社会优质技术产品“参天”。其中,核桃乳标准作为“载人航天边疆扶贫”重要成果,获得了国家工信部、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云南省政府的高度评价。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强强联合,先后成立了航天户外服装、航天食品分析测试、太空护肤科技等多个联合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在环境控制、受控农业、氢能源、健康监测与预警、航天食品等方面形成了多项成熟产品。研制了环境控制型回转器、干细胞培养装置、3D食品打印机、全豆豆浆、辅助降糖饼干、低嘌呤啤酒、促眠饮料、家用消防安全防护服、多功能自助料理床、高压阀、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等数十项产品。2018年研究院自建的分析测试实验室,取得了CMA检验检测机构认证。
研究院先后组织举办了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全球网络论坛、第21届国际宇航科学院“人在太空”国际学术大会,邀请联合国外空司司长来访,出席联合国外空司人类空间技术专家会议,推动建设“联合国载人航天技术深圳中心”。接待俄罗斯科学院代表团来院交流,探讨合作项目。承办了2018年全军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委员会等多场学术交流活动。
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开展航天科普活动,每年接待研学近3万人次,联合优酷打造以太空生存为主题的大型真人秀“挑战吧!太空”,在优酷播放量达3亿多次,获得社会高度好评;组织举办了少年航天员冬令营、承办了2020年深圳光明区科普月活动、参与了南山区科普月,第三届广东科普嘉年华。与深圳广电集团联合举办了“寻星计划”太空科学创意大赛等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科普大餐,在深圳市乃至全国获得了广泛关注。
未来研究院将继续本着“支撑载人航天,服务社会民生”的发展定位,开展地外星球生存技术预研,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发展格局下,绿航星际研究院将紧紧围绕深圳“双区建设”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为我国在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坪地高桥工业区工业三路龙口工业园2号、5号厂房及宿舍
公交路线:可乘坐978路,B671路,M219路前往坪地同兴工业区,向前行100米即到
Copyright © 2024 深圳市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 深圳航天科普研学基地)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127435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2637号